月饼生产卫生需达标 过度包装将面临下架
离中秋节不到两个月,月饼生产企业进入繁忙期。记者从广州白云区食*局获悉,该局将开展月饼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行动,“该重罚的要重罚,该吊证的要吊证,触犯刑律的,要依法移交**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白云区区食*局局长黄远礼告诉记者。他还提醒,今年月饼生产企业需要注意卫生、包装等问题。
“QS”标志取消 老包装2018年停用
2015年中秋期间,白云区生产环节抽检月饼共计73批次,其中有35批次不合格,全部是标签不合格。同时,新《食品安全法》、月饼地区标准分别从去年10月、12月起正式实施。
作为新《食品安全法》的配套规章,《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于2015年10月1日起同步实施。《办法》实施后,食品“QS”标志被取消。对此,很多企业在分析会上提出,新《办法》实施后,企业库存的大量包装如何处理?
**检测机构人士何丽英回应,新获证食品生产者应在食品包装或标签上标注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不再标注“QS”标志。为尽量避免生产者包装材料和食品标签浪费,地区食*总局给予生产者较长不**过3年过渡期,即2018年10月1日及以后生产的食品一律不得继续使用原包装和标签以及“QS”标志。食品生产者应尽快淘汰老包装启用新包装。
月饼过度包装 将面临召回风险
在往年的抽检中,企业经常被曝出存在过度包装月饼的问题,月饼过度包装可能被下架,企业应注意规避此风险。“**出适度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过必要程度的包装为过度包装。”何丽英给出了过度包装的定义。
根据有关规定,一般月饼包装层数为3层以下,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其中只要**过一项,都属于过度包装。过度包装的月饼可能面临召回、下架退市的局面。“月饼的销售周期是很短的,一旦被下架,企业就可能**一年的良机。”何丽英说。
“在新的食安法、月饼地区标准实施后,白云区食*局在中秋节前做战前动员,我觉得非常好。”市食*局食品生产处处长李红兵说,白云区很多月饼生产企业属于季节性生产,在卫生规范、产品检验方面都要特别注意,分析会对新旧标准的总结很清晰,但信息量较大,需要企业回去后进一步学习、消化。“白云区是广式月饼生产的主力军,希望白云区的企业能把这个牌子做好。”
卫生需达标 产品要过检
不同于一般食品,月饼是季节性产品,“一年就这一次,生产设备停产一年后重新启动,车间卫生、设备洁净度等都要恢复到合格标准。”白云区食*局食品生产流通安全监管二科科长陈龙强调,针对去年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下一步,该局将迅速对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加工场所卫生及产品检测等制度落实情况开展全覆盖检查。
“在我们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部分企业没有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没有按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组织生产。”陈龙说,从以往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企业主要存在原料把关不严、生产过程控制不严、乱添乱加、产品出厂检验把关不严等问题。他提醒,企业要严把原材料、辅料进货质量关,严把生产过程控制关,严把检验关。原辅材料未能提供质量合格证明的,**进行自检或委托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料生产,产品**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销售。
每年的中秋节,月饼是广东乃至全国的家庭都*的应节品。
地区*日前发布的2015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显示,我国零售总额同比和环比增速均有提高,商品零售和餐饮消费都在提速,尤其是新业态和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月饼,对零售额增长的贡献较大。
过去几年国内消费市场一度面临增长压力。然而,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升级态势,休闲旅游、体育娱乐等享受型消费风生水起,零售、餐饮、礼品等传统消费领域,五仁月饼,消费者也更加看重安全、健康、品质和个性。
因应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需要,许多企业正不断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月饼,调整结构推出新品,融入新渠道,发掘新市场。中秋、国庆“双节”作为传统消费旺季,无疑是观察消费新趋势的**节点。
为此,南方日报从今日起推出“双节旺季 消费升级”系列报道。记者深入*,通过亲身体验观察中秋、国庆期间的消费新现象,并结合对企业和*的采访,挖掘消费升级现象背后产业行业转型与**的新动向。
本周末就进入中国传统佳节——中秋。广东各大超市、商场的中秋月饼从本周起也进入销售冲刺高峰期。记者近日走访广州部分零售终端、月饼生产企业获悉,月饼消费市场在经历两年的磨合后,今年出现回暖升温态势。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预计,2015年月饼市场的整体销售会有所回暖,月饼包装,全行业销售额增长有望达10%左右。
在产销两旺的背后,是部分大型月饼生产企业也开始主动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尝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发、采购和生产。而在销售终端,商家们也认识到消费需求愈来愈多元已成常态,推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